|
1 汽车线束类型与组成
如果将汽车比作一个生命体,那么汽车内部的线束就是汽车的神经与血管。汽车线束 是汽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汽车动力与信号的传输。汽车线束主要由三部分组成,分 别为线缆、包裹材料以及连接器(端子)。具体工艺为:线束厂商讲上游线缆厂商提供的线 缆与由铜材等冲制而成的接触件端子压接后,通过塑压绝缘体或者外加金属壳体等,以线 束捆扎形成连接电路的组件。
1.1 汽车线束分类
按照电压划分:可分为高压线束和低压线束,高压线束电压在 300V 及以上,主要用 于新能源车辆的驱动电力传输;低压线束电压在 60V 以下,一般车用电压为 12V,主要用 于整车信号的传递。 按照组成划分:发动机线束、仪表线束、照明线束、空调线束以及辅助电器线束等。
按照标准划分:汽车线束根据导线标准分为国标、日标、德标、美标等。其中德标是 德国工业标准的简称,主要包括:DIN72550、DIN72551、DIN76772。德标导线绝缘皮 薄,柔韧性好。由于我国汽车行业的历史特殊性,我国各汽车公司主要参考的还是德标。 按照用途划分:可分为普通导线、双绞线和屏蔽线等。双绞线原理是:若外界电磁信 号在两条导线上产生的干扰大小相等且相位相反,这个干扰信号就会相互抵消。双绞线是 消除干扰最简单的一种方式,在一些要求不是很严格的情况下可以使用双绞线,但在重要 的地方,比如安全气囊传感器回路等需要用到屏蔽线。
1.2 汽车线束特性要求
汽车线束除了本身的性能要求外,由于其工作运行环境复杂,如发动机线束需要抵御 发动机舱高温震动环境;车门线束需要有足够的弯折次数保证车门部件的正常工作。不同 的环境要求线束拥有不同的特性,主要可以归纳为以下四类特性: 耐热性:根据线束导线的工作环境温度,选用不同耐温等级的电线。乘客舱的电线可 选用耐温等级为 90℃的导线;发动机舱线束可选择耐温等级为 180℃的导线;横穿上述两 个区域的导线应选用耐温等级同时满足两个区域温度要求的导线,可以通过温度场获得该 区域的耐温要求,再从各导线耐温等级确定选用的导线类型。 耐磨性:导线本身就应该具备防止配线部位由于磨损而引起的绝缘体损坏、漏电。 在 设计时,导线应尽量避免与容易发生震动的零件接触,以防止线束发生磨损、断裂。如不 可避免,可采用包裹胶带或者外加波纹管。 阻燃性:阻燃性是指零件在着火后将燃烧时间、范围控制在一定范围内的规定。 弯折性:要求具有弯曲性的零件的反复弯曲性。零件的弯曲程度、允许弯曲次数、环 境温度要根据使用情况来设定。如车门用的胶套要求达到 180°/10 万次/-30~80℃。
1.3 汽车线束的三大组成部分
1.3.1 线缆
汽车线缆为汽车线束最重要组成部分,其可分为常规线缆和特殊线缆。常规线缆主要 包括 PVC 抵押线缆及交联高温线缆,主要区别为绝缘材料,交联高温线缆使用交联聚乙烯 为绝缘材料,拥有更好的耐高温、耐磨损性能。 特殊线缆包括铝线缆、对绞线缆、屏蔽线缆、硅橡胶线缆、多芯护套线缆、同轴线 缆、数据传输线缆、充电线缆等,特殊线缆中的硅橡胶线缆、充电线缆等为主要应用于新 能源汽车的电缆。线缆是汽车线束中占比最高的部分,汽车线束的重量组成 75%-80%是汽 车线缆。
1.3.2 包裹材料
线束布置与车身各个部位,作业环境迥异,所以包裹材料对车辆线束得保护变得尤其 重要。常见得包裹材料包括波纹管、布基胶带、绒布胶带、PVC 套管、海绵条等等。部分 包裹材料由线束厂商完成安装保护,还有部分则是在汽车制造商工厂汽车总装时进行包裹 保护。
1.3.3 连接器
连接器也常被称作为接插件。连接器可以类比为日常生活中的插头与插座,连接器分 公连接器与母连接器。连接器由壳体、固定架、密封件与端子组成。
壳体:主要为塑料材质,汽车连接器的外罩,它为内装的绝缘安装板和插针提供机械 保护,并提供插头和插座插合时的对准,进而将连接器固定到设备上。 固定架:主要为塑料材质,作用是使端子按所需要的位置和间距排列,并保证端子之 间和端子与外壳之间的绝缘性能。良好的绝缘电阻、耐电压性能以及易加工性是选择绝缘 材料加工成绝缘体的基本要求。 密封件:主要为橡胶材质,可分为密封圈,密封垫等,用来保证接插件内部防水防尘 等要求。现在很多汽车制造商会选择 IP67 要求来确保连接器的密闭性能。
端子:端子安装在线缆末端,线缆在剥开裸露后,通过压接的形式与端子进行固定。 压接可以保证端子与线缆的稳定接触以及拥有足够抗拉强度。安装完端子后的线缆会按照 功能设计,数根为一股一起汇总到相应的连接器上。连接器上一般会有一定数量的孔位, 端子插入相应孔位通过固定架进行固定。公连接器内的端子为刚性零件,其形状为圆柱形 (圆插针)、方柱形(方插针)或扁平形(插片)。端子材料一般由黄铜、磷青铜制成。母 连接器内端子为插孔,依靠弹性机构与插针接触时发生的弹性形变与公连接器端子插针行 车紧密接触。插孔的种类结构有很多有圆筒型(劈槽、缩口)、音叉型、悬臂梁型(纵向开 槽)、折迭型(纵向开槽,9 字形)、盒形(方插孔)以及双曲面线簧插孔等。
2 汽车线束成本构成
2.1 材料成本占成本比重最高,人工成本其次
从上游行业来看,汽车线束行业生产原材料主要为导线、端子、护套、密封件等物 品,涉及铜材、橡胶、塑料等材质,价格主要由铜材、石油、天然橡胶及其他化工材料等 商品的市场价格决定。根据沪光股份 2021 年年报,直接材料成本占成本比重最高,达到了 76.64%。 汽车线束行业属于典型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线束制造过程中需要大量人工进行插 植、布线、包胶、轧带等流水线操作。所以线束行业人工成本占比较高,根据沪光股份 2021 年年报,线束的直接人工费用占比为 13.43%。
2.2 线缆成本占比最高,其核心为铜材料
在所有原材料中,线缆(导线)、护套、端子占比分别位列前三。根据沪光股份招股说 明书数据显示,在 2019 年,线缆、护套、端子分别占公司总采购额的 29.70%、18.73%、 18.17%。2017 年度、2018 年度及 2019 年度,沪光股份采购导线、端子、护套合计占总采 购比重为 65.66%、64.78% 及 66.60%,前三大原材料采购比例较为稳定。 线缆的核心材料为铜,故铜材料成本为构成线缆成本的绝对主力,主要为铜杆和铜 丝。同材料占到线缆厂商主营业务成本的 80%以上。根据线缆制造商卡倍亿招股说明书数据,2019 年该公司原材料成本占主营业务成本的 93.69%,其中铜材料成本占比为 86.23%。
3 汽车线束市场格局
3.1 线束行业上下游
汽车线束属于汽车零部件,在整个汽车产业链中处于中游,其上游为铜材、橡胶、化 工产品等,下游为整车制造商及部分零部件配套供应商。线束生产原材料主要为导线、端 子、护套等物品,涉及材料主要为铜材、橡胶、塑料等。 下游主要以国内外汽车整车制造商为主,部分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为辅。整车厂商在价 格博弈中拥有较强的谈判能力;零部件配套供应商主要为与整车制造商上期合作的一级供 应商。
3.2 线束行业集中度高,国产替代成为趋势
汽车线束传递车辆信号、动力,是汽车整车运行的关键零部件。整车制造商尤其是国 际知名品牌通常实行高标准、严要求的供应商质量管理,所以供应商体系相对来说较为封 闭。
少数外资及合资汽车线束企业长时间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形成了汽车线束行 业寡头竞争的局面,主要以德国的莱尼、德科斯米尔、科络普,日本的矢崎、住友电气、 古河、藤仓以及美国的李尔、安波福等知名汽车零部件企业及其合资厂商为代表。2021 年 全球汽车线束行业 CR3 为 71%,前三大分别为矢崎、住友以及安波福。 就国内市场而言,大型自主品牌车厂大多拥有稳定配套生产的本土线束厂。随着自主 品牌崛起,国内也涌现了一批如沪光股份、上海金亭、河南天海等自主线束企业。这些优 质的本土企业通过长期积累的产品技术和同步开发经验,整体实力显著增强。自主品牌近 年来逐渐蚕食传统合资车企市场份额,驱使合资品牌对于成本控制的愈发重视,国产线束 企业逐渐进入合资汽车品牌供应商体系,我们预计汽车线束的国产替代趋势将快速到来。
3.3 线束行业市场规模将破千亿
新能源普及,线束单车价值量提升,市场规模将破千亿。线束价格方面,传统燃油车 主要搭载低压线束。在低档汽车、中档汽车、高档汽车线束平均价格分别为 2500 元、3500 元以及 5000 元左右;新能源车由于新增高压线束,目前线束平均价格 5000 元左右。
根据中汽协预测,2025 年,中国汽车销量预计为 3000 万辆。如果按照 2025 年新能源 车 50%渗透率测算,即传统燃油车、新能源车各 1500 万台。假设 2025 年传统燃油车随着 智能化配置提升,低压线束平均单车价值量为 3000 元水平;新能源渗透率提升,新能源高 低压线束平均单车价值量维持 5000 元左右,则 2025 年中国汽车线束市场规模将达到 1200 亿元,其中传统车用低压线束 450 亿元,新能源车用高低压线束 750 亿元。 新能源车载连接器长期增量空间广阔。国外每辆车用到的连接器成本大约在在 125 美 元-150 美元,而国内每辆汽车平均用到的连接器成本仅有几百元,随着中国新能源汽车发 展,中国汽车连接器市场还有较大的增长空间。预计未来受到新能源汽车不断发展的影 响,市场规模将保持增长,2021 年新能源汽车连接器市场规模达 98 亿元,2025 年将达 484 亿元。
3.4 线束行业主要玩家
矢崎总业株式会社(YAZAKI Corporation)日本矢崎总业株式会社成立于 1941 年,是 一家生产汽车线束的跨国公司,在全球 35 个国家设有 150 多家分支机构,产品涵盖电气 分配系统、电子元件、仪表、连接件领域,主要客户包括丰田、本田、日产、通用等。
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Sumitomo)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总部位于日本大阪市,是全 球电线电缆、线束系统、光电子器件产品供应商,在超过 40 个国家开展事业,线束业务客 户包括大众、本田、丰田、日产等。旗下的住友电气波德耐兹欧洲股份公司与上海金亭汽 车线束有限公司成立合资公司苏州波特尼电气系统有限公司,为大众合资品牌供货。 安波福有限公司(Aptiv PLC)安波福有限公司原名德尔福汽车公司(Delphi Automotive PLC),是全球性的汽车零部件制造商,为全球汽车市场提供电子/电器架构、动力总成系 统、保险装置和热工艺解决方案,主要客户包括通用汽车、福特、德国大众等。 莱尼集团(Leoni Corporation)德国莱尼集团总部位于德国纽伦堡,是世界范围内知名 的电气线缆、线束系统供应商之一。德国莱尼集团在汽车线束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为克 莱斯勒、奥迪、保时捷、德国宝马等国际知名汽车整车厂商提供服务。
李尔(Lear)李尔公司于 1917 年在美国底特律创立,是全球汽车座椅和电子电气技术 供应商。公司拥有全面的座椅纵向整合能力,产品涵盖金属骨架、发泡、织物及皮革面料 等各个座椅组件,为汽车产业提供高品质的座椅。李尔也是全球为数不多的整车电子及电 气系统架构供应商,能够为传统电气架构和高功率及混合动力系统提供完整的配电系统。 其产品及服务覆盖了全球所有的主要汽车制造商,应用于 400 多个品牌的汽车。 古河(Furukawa Electric)日本古河电气工业成立于 1896 年,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公司 以“金属”、“塑料”、“光”、“高频电子”这 4 项技术为核心,在信息通信、能源、汽车、 电子零部件、建设和建筑、新事业及开发产品等六个事业领域,开发出丰富多彩的产品。 藤仓(Fujikura)日本藤仓自 1885 年创业以来,利用电线、电缆的研究、开发、创造所 培养出来的连接技术,在能源、信息通信、电子、汽车电装 4 个事业邻域为客户提供高可 靠性的产品和服务。
裕罗(Yura Corporation)裕罗公司作为制造汽车配线系统的汽车线束公司,是一家设 计开发 ICU 等各种电器控制产品的专门电器产品企业。自 2002 年挺进中国市场之后,裕 罗公司打开了全球经营的篇章。发展的脚步踏遍了欧洲,北美,亚洲等世界各国。现在在 国内外 14 个国家拥有 20 个法人企业 46 座工厂。 科仑伯格舒伯特公司(Kromberg & Schuber Group)科仑伯格舒伯特公司是德国专业生 产线束和汽车连接器的制造商之一,经营时间超过 110 年,在全球拥有 40 多处分支机构及 超过 48,000 名员工。科仑伯格舒伯特公司在东亚的子公司 Kromberg Schubert Eastern Asia AG 在中国与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科博达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分别成立合资公 司,为国内汽车市场提供线束产品及服务。
德科斯米尔集团(Draxlmaier Group)德科斯米尔集团总部位于德国菲尔斯比堡镇,在 全球 20 多个国家设有 60 多处分支机构,从事现代汽车线束系统、品牌专属内饰产品以及 电子元件的研发和生产,并始终专注于高档汽车领域,主要客户有奥迪、宝马、奔驰、保 时捷、大众等。 上海金亭汽车线束有限公司 上海金亭汽车线束有限公司成立于 1997 年,是一家具有研 发、生产、试验、检测及销售等综合能力的汽车线束生产企业,主要客户包括上汽通用、 上汽大众、沃尔沃等汽车厂商以及康明斯、延峰江森、伟世通等汽车零部件厂商,2015 年 7 月被江苏永鼎股份有限公司收购,成为其全资子公司。2017 年上海金亭实现营业收入为 10.27 亿元。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 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始建于 1969 年成立的鹤壁市汽车电器 厂。河南天海电器有限公司主要从事汽车连接器、汽车线束、汽车电子产品的研发、生产 及销售,主要客户包括比亚迪、北汽福田、东风汽车等。
4 新趋势驱动线束行业新发展
4.1 电动化趋势,驱动高压线束需求提升
4.1.1 新能源汽车扩张,高压线束为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
从 2009 年国内推出“十城千辆”计划,展开新能源汽车试点工作至今,中国新能源产 业经过十余年发展,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新能源汽车帮助中国汽车工业对世界汽车工业 强国实现弯道超车。根据中汽协数据,2022 年全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达到 705.8 万辆 和 688.7 万辆,同比增长 96.9%和 93.4%,市场占有率达到 25.6%。产销量连续八年保持世 界第一。
汽车电动化成为汽车未来发展主流的同时,也将助力能源高压线束的发展。无论纯电 动新能源汽车还是混合动力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都需要各类高压线束。有别于传统燃 油车使用的 12V 电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的工作电压可达到 400V 甚至更高的 600V、 800V,所以需要有高压线束将动力电池的电力传向用电设备。从具体应用来看,高压线束 一般分为动力电池高压线束、电机控制器高压线束、快充插座线束、慢充插座线束、空调 系统线束及充电高压线束五大类。随着新能源汽车的不断渗透,市场对于高压线束的需求 不断提升。
4.1.2 高压线束相比低压线束,要求高且结构复杂
高压线束由于其运行特殊性,对线缆要求较高,具有高电压、高密封、高耐热、抗干 扰、高耐久等要求。
4.1.3 800V 高压平台处于发展前夜
消费者对于电动汽车“里程焦虑”的本质是对电动汽车充电慢、充电不方便等诸多使 用不便的情感外化体现。提高快充充电功率的方式有两种:加大充电电流和提高充电电 压。 大电流方案已到瓶颈,对于直流快充桩而言,在不适用冷却装置的前提下,一般的极 限电流为 250A,在 400V 电压平台下,对应的极限功率为 100kW。若要进一步提升电流则 需要设计冷却装置以控制充电中大电流造成的发热问题。目前特斯拉 V3 超级充电桩,要 实现 250kW 的功率,充电电流高达 600A,但也仅仅在 5%-27%的小范围实现了全功率充 电,因此,大电流方案目前已经达到了技术瓶颈。
2022 年为 800V 高压技术元年。目前比亚迪 E3.0 平台、保时捷 Tycan 以及小鹏 G9 等 车型已经搭载 800V 平台。此外广汽埃安、长城汽车、阿维塔、理想、零跑等车企都在布 局 800V 高压充电技术。 800V 平台将需要汽车连接器技术升级。随着 400V 向 800V 的逐渐切换,高压连接器 面临重新选型。电压提升对连接器的机械性能、电气性能以及环境性能方面提出了更高的 可靠性要求。国内整车 800V 平台发展迅速,将为国产供应商替代带来机遇。
4.2 智能化趋势,对高带宽线束需求提升
4.2.1 智能化配置渗透,电子电气架构转变
随着汽车智能化的发展,汽车逐渐从简单的交通工具向“第三生活空间”转变。车辆 搭载的电子设备越来越多。传统分布式的电子电气架构难以适应汽车智能化发展趋势,集 中式电子电气架构被推上历史舞台。 在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中,各个 ECU 模块根据划分进行整合“打包处理”,形成数个 域控制器,利用处理能力更强的多核 CPU/GPU 芯片相对集中的去控制每个域,使原有的数 十上百个 ECU 模块数量减少为数个域,域控制器之间基于需求通过以太网等高速总线或 CAN/CAN FD 低速总线建立通信连接。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的推进可分为六个阶段,分别 为分布式——ECU 集中式——功能域集中式——跨域集中式——中央-区域集中式——云计 算式。
4.2.2 智能驾驶及智能座舱呼唤高带宽车内通信
当前智能座舱以及智能驾驶领域为汽车企业发展竞争焦点。其原因为其用户感知度 高、用户接受度高以及科技属性附加值高。根据 IHS 在 2021 年 7 月进行的调查显示,近 8 成用户对智能座舱配置有需求,其中更有 17.4%的用户认为智能座舱为购车必须配置。
在智能座舱领域,360 环视影像、电子内后视镜以及即将在今年 7 月份正式合法上路 的电子外后视镜,都需要高清、低延时的图像画面。在线升级技术(OTA)逐渐普及,低 带宽线束将导致软件下载到车辆本地后安装刷写耗时延长。在智能驾驶领域,毫米波雷 达、激光雷达及摄像头都需要将海量数据实时的传输给智能驾驶中央控制器进行计算决 策。Garner 估计,每一部自动驾驶联网车辆每天至少产生 4TB 数据。这一切都需要背后高 带宽的车内通讯线束的支持。
目前汽车使用的主要总线技术有 CAN、LIN、FlexRay、MOST 及车载以太网等。 CAN、LIN 传输速率较低,LVDS 视频传输,价格较高。FlexRay 及 MOST 需要加入标准 组织,总体来说车载以太网性价比最高。
车载以太网是一种使用以太网连接车内各个电子控制单元的局域网技术,车载以太网 使用一对非屏蔽双绞线,实现全双工传输,可实现 100Mbps 以上的传输速率,同时可以满 足汽车行业对于可靠性、低功耗、低时延等的苛刻要求。 车载以太网的应用将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系统级别应用,首先会在智能座舱系 统以及智能驾驶系统中,如高清摄像头、电子后视镜、多屏互动等。第二阶段为以太网取 代 CAN 成为车载主干网,而子网将是由若干域控制器(Domain Controller)组成。在这种 架构下核心域控制器(动力总成域、车身域、智能座舱域、智能驾驶域)连接在一起。同 时,车内的网络还可以通过车联网模块与外部的云端服务平台进行信息交互。
4.3 轻量化趋势,驱动新材料线束需求
轻量化是新能源汽车节能、降耗、增加续航里程的重要技术路径之一,新能源汽车每减 重 10%,续航里程可提升 5%-6%。汽车线束重量约占汽车重量的 1-2%,一台高级汽车的 线束使用量达到 2 公里,重量在 20 至 30 千克。汽车电子功能的越发复杂带来了线束重量 的提升,除了将整车分布式电子电气架构外升级成为集中式电子电气架构外,另外一个控 制线束总质量的方法即使用铝材代替铜材制作线束。
4.3.1 铝导线在轻量化及经济性方面优势明显
铝导线比同等导电性能的铜导线轻 50%左右。铝的密度为 2.7g/cm^3,铜的密度为 8.9g/cm^3,相同体积下,铝的质量只有铜的三分之一不到。即使我们考虑铝导电性较差而 增加其截面积,铝导线依然比同等铜导线轻 50%左右。 铝材供应充足,容易获取,经济优势明显。铜资源有限,中国又是一个铜资源匮乏国 家。根据美国资源调查局 2015 年数据显示,全球铜储量约 7 亿吨,而中国仅仅占 0.3 亿 吨。铝的价格相对于铜,有着较好的成本控制,整体来看,铝的价格约为铜的价格的四分 之一。由于同等性能要求下,铝导线横截面积较大,因此铝芯电缆的绝缘、保护等材需求 略有增加,相应降低了铝导线的价格优势,目前市场上铝合金电缆的价格普遍只有铜芯电 缆的 75%左右。
另外,在安装成本端,由于铝相对较轻,在安装过程中,可以减少桥架及穿管用量,相 比铜导线节省 20%-50%安装成本。
4.3.2 技术逐渐成熟,铝导线应用难题将被攻克
氧化问题:当铝暴露在空气中,金属铝表面会很快氧化。氧化铝是电气绝缘材料,这会 导致线缆和连接器端表面形成显著电阻提升。同时,铝材较低的抗张强度会降低传统压接 技术的密封性。铝在外力作用下冷形变,压接部分最终会变得不密闭,促使氧化产生。 要克服铝导线氧化问题,需要在压接时彻底破坏氧化层,同时确保解封是密闭且无缝 的,可以通过填充环氧树脂在终端和负载之间,通过烤箱迅速使接缝愈合。最后要通过收 缩套管保证接头稳固,防止冷热交变带来的阻抗提升。
蠕变问题:铝在机械负载下从 80℃左右开始出现蠕变趋势加剧,而铜要在 230℃以上才 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这一现象。因此,线束上铝和铜的连接点必须做特殊设计,从而保证 产品生命周期内不丧失电气性能。 性能问题:汽车线束材料选择不仅要求电气性能好,也有强度和拉伸率的要求。铝抗拉 强度只有铜的 64%。实践中可以通过热处理工艺提升铝的抗拉强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增 加不同比例的铁、铜、锌、镁等材料来进一步加强,从而达到和铜同样的抗拉强度。 在铝导线成本优势明显、我国铜资源相对匮乏等因素的影像下,各企业也加大了相关研 究力度。随着铝导体的焊接、压接等工艺难关的攻克,部分汽车线缆以质量较小的铝导体 取代铜导体,将成为未来汽车线缆行业发展的趋势。
5 汽车线束行业相关标的
5.1 沪光股份,国内线束领军,高压线束为增长新亮点
公司成立于 1997 年,深耕线束领域二十余年,是一家专业研发及生产汽车高低压线束 总成的民营企业。总部位于昆山市张浦镇,分别在仪征、宁波建立了生产基地和欧洲工程 中心等。
公司产品线丰富,客户涵盖面广。公司致力于汽车高低压线束的研发、生产与销售。 主营产品可分类:成套线束、发动机线束及其他线束;主要涵盖:整车客户定制化线束、 新能源汽车高压线束、发动机线束、仪表板线束、车身线束、门线束、顶棚线束及尾部线 束等。汽车线束是汽车电路的网络主体,是为汽车各种电器与电子设备提供电能和电信号 的电子控制系统。目前,已与大众汽车、戴姆勒奔驰、奥迪汽车、通用汽车、福特汽车、 理想汽车、捷豹路虎、金康新能源等国际知名整车厂商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短期业绩承压,2022 年业绩强势反弹。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24.48 亿元,同比+59.86%。归母净利润 2021 年亏损 105.6 万元。其主要原因为原材料价格 大幅上涨并保持高位运行、进口原材料航运成本上升、用工成本上升等原因。2020 年铜价 开始上涨,至 2021 年年中,涨幅接近一倍,达到 8 万/吨左右。自 2022 年下半年开始,铜 价大幅回落,价格波动趋于稳定,对公司业绩压力逐渐缓解。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 营收 23.24 亿元,接近 2021 全年营收,另根据公司最新披露的 2022 业绩预告显示 2022 年 公司归母净利润 3600 万元至 4300 万元,将实现扭亏为盈。
积极布局新能源,定点情况良好。公司持续加码布局新能源市场,扩大高压线束市场份 额。2021 年,公司陆续取得问界 M5、M5 EV 和 M7 的整车高、低压线束定点;理想汽车 X02、大众安徽 VW316/8 高压线束项目定点;取得了戴姆勒奔驰 MMA 平台电池包低压线束 的项目定点。2021 年,公司陆续实现了上汽大众 MEB 平台中 ID3、ID6X、奥迪 Q5E、奇瑞 捷豹路虎·发现运动、北京奔驰 EQA 等高压线束的量产。同时公司积极开拓新客户,接受了如 华人运通(高合汽车)、小鹏汽车等主机厂的供应商评审。 推进智能制造、打造智慧化工厂。线束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据沪光股份 2021 年年 报,线束的直接人工费用占比为 13.43%。推进工厂制造的智能化能够降低人力成本,提升公司 盈利水平。公司与 Komax(库迈思)、ABB、KUKA(库卡)等全球智能制造设备供应商合 作,公司拥有多台国外进口先进生产设备,包括瑞士 Komax355S、433、488S 等全自动开线压 接机,德国 Schunk 超声波焊接机等,目前已形成年产 200 万套发动机线束、150 万套整车线束 及 70 万套 ABS 线束的能力。2021 年公司完成对上汽通用高压线束自动化产线的优化升级,实现了生产全过程自动化,产线可覆盖线径范围更广,可快速应对产品设计变更,提高设备的综 合使用效率。
5.2 徕木股份,手机+汽车双轨道运行,国内连接器龙头企业
公司成立于 2003 年,总部位于上海,2016 年在上交所挂牌上市。公司是国内领先的 专业从事连接器和屏蔽找为主的精密电子元件研发、生产和销售的民营自主品牌企业。按 照应用领域的不同,公司产品可分为汽车精密连接器及配件、组件,汽车精密屏蔽罩及结 构件,手机精密连接器,手机精密屏蔽罩及结构件。 手机与汽车双轨道运行,汽车业务加速放量。从行业看,公司主营业务为手机类产 品、汽车类产品、模具治器以及 2020 年公司扩展的医疗器械类产品。2021 年汽车业务实 现营收 4.55 亿元,同比+54.43%,汽车类产品业务占主营业务收入达到 70.42%。2021 年公 司汽车精密连接器及配件、组件销量 4.03 亿个,同比+12.45%,公司手机精密连接器销量 10.45 亿个,同比+497.66%。得益于智能化及电动化,连接器单件价值量有望持续提高。
快速响应客户需求,积累众多优质客户群体。相对于外资竞争对手,公司组织架构扁 平,服务响应迅速。快速的响应优势能够使企业能较快的提供设计方案并根据反馈意见修 改,灵活调配生产线满足客户需求。结合技术优势及丰富的生产管理经验,帮助公司在汽 车电子领域已实现对法雷奥集团、科世达集团、伟世通、比亚迪、哈曼公司、大陆汽车电 子、天合汽车集团、麦格纳、宁德时代等知名公司供货,将产品应用在大众、通用、奔 驰、福特、丰田、本田、上汽、一汽、比亚迪、长城、吉利、日产等大型整车厂商的车型 中。 营收增速连续增长,归母净利润稳步提升。2021 年公司实现营收 6.86 亿元,同比 +29.84%,已经实现营收增速三年连续增长。2022 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收 6.72 亿元, 预计 2022 年营收将再创新高。2021 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 4772 万元,同比+11.29%,保 持稳步提升。
聚焦新赛道研发,加速产品升级。公司在新型连接器领域发开出多类高电压高电流连 接器、高清高速连接器、高频连接器产品,产品已全面覆盖终端新能源整车、ADAS 智能 辅助驾驶、智能网联、5G 通讯等应用领域,主要应用于智能驾驶舱系统、辅助驾驶系 统、发动机系统、CDU、电池组、三电系统、充放电系统、域控制器系统等。2022 年 1 月,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证券的方式,新增年产 500 万只新能源汽车高电流电压连接器、 1,200 万只(套)辅助驾驶模块连接器的生产能力。
|
|